电晕处理广泛用于薄膜印刷、涂布和复合前的表面处理,以及厚度小于0.6mm片材的表面处理。薄膜的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后加工的质量,必须严格加以控制。若处理程度不够,薄膜的表面润湿性没有明显改善,会出现油墨的附着力差等问题。反之,若处理程度过头,会出现薄膜表层老化,光泽变差,表面分子交联过多,热封性变差,薄膜易粘连(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),出现分切困难,使用时难以分开等毛病。总之,在满足后加工要求前提下,应防止处理过度。实际操作上常用临界表面张力测试法来进行检测。不同的薄膜印刷、复合所需的临界张力。
电晕处理的优点如下:处理材料的范围广,可用于聚乙烯,聚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酰胺、聚酯、聚碳酸酯氟类塑料,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;处理时间短,速度快,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;操作简单,易于控制;电晕处理只涉及塑料表面极浅的范围,一般只有纳米数量级,基本不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:无废液排入,基本不污染环境。
处理效果会随时间延长呈指数规律消退,消退速度与存放环境湿度、原料牌号与薄膜厚度等因素有关。存放环境温度越高,消退速度越快,并且越彻底。例如在200C以下环境温度中存放,聚乙烯薄膜的临界表面弓长力在38-4ZmN/m,到360C以上,不管原薄膜处理程度有多深,一个月后,将将会退到38mN/m以下。处理完后,最好在一个月用完,否则印刷或复合效果会明显下降。